首页 > newwap > 首页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

日期: 2025-01-10 作者: 刘媛媛 来源: 团委组织部 编辑: 薛霞 浏览次数: 背景颜色:

各学院团总支(分团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决定开展2025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参与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三、实践时间

2025年1月-2月

四、实践内容

1.深入基层治理,勇担青年使命

鼓励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一线岗位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深入基层,亲身体验、感受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全面了解家乡出台的人才引进、就业创业补贴等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企业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积极发挥作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青春返乡奉献,助力乡村振兴

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开展“我为乡村代言”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同时,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云实践”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助力乡村振兴。

3.投身社区实践,锻造时代青年

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相关工作安排,广泛开展社区实践。鼓励团员青年主动走进基层,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发挥自身及学科专业优势,在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志愿服务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培育心系社会、具有家国情怀的当代青年人才。

4.我为榆苑代言,讲好榆苑故事

鼓励学生可围绕“感念师恩,汇报成长”“宣讲政策,相约榆苑”“励志青春,助力高考”等内容开展“我为榆苑代言”——寒假高中母校行活动,进一步弘扬“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的校训,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加强与生源地学校的互动交流,吸引优质生源选择我校,同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建立与当地教师沟通联系的长效机制。

五、参与方式

方式一:报名参与2025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的团组织微信公众号,阅读“返家乡”系列相关推文,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入口登录“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入口”—“返家乡项目”,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方式二:二级学院团总支(分团委)统筹部署,根据专业属性,采用项目课题组组队、班级组队、团学骨干组队等形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党政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帮助拟定实践选题,团队成员利用寒假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内容注重学科交叉与渗透,着眼创新创业竞赛、以实践促“双创”,着眼国创、“挑战杯”等科技竞赛,通过假期线上交流、开学线下研讨形成结题报告和调研报告。

方式三:学生个人结合国家政策议题、社会热点话题、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文献资料以及已有的研究和实践项目自选社会实践主题,选题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具有时代性、育人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开展社会实践,形成调研报告。

六、激励机制

校团委设立2025年寒假“返家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并设置以下第二课堂学分奖励标准,完成后进行统一赋分。

1.报名参与2025年寒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提供相关社会实践证明,形成1份调研报告,可积1分,校团委评定为优秀调研报告的可积1.2分;

2.二级学院立项团队每人均可积0.2学分,项目完成结题并形成1份结题报告和1份调研报告每人可积0.8学分,经过二级学院推荐、选送,校团委评定为优秀的团队,每位成员可积1分;

3.学生个人选题,有效开展社会实践,向二级学院团总支(分团委)提交“返家乡”社会实践不低于56小时的证明材料,形成1份调研报告,可积0.8分,校团委评定为优秀调研报告的可积1分。

七、工作要求

1.积极动员,灵活开展,务求真实效。各学院团总支(分团委)要利用组织化渠道,将通知传达到每个团支部,积极动员广大学生参与实践。通过同一地区组队、云组队、“返家乡”、向基层报到、自主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抵制形式主义,务求真实效,同时家长知情,确保人身安全,做好自己安全第一责任人。

2.跟进动态,及时宣传,扩大影响面。各学院团总支(分团委)要掌握实践组队情况,摸清参加各类实践学生底数,做好实践指导和安全教育。要注意宣传节奏和时效性,挖掘优秀团队和突出个人,积极向上级单位和社会媒体投稿,扩大实践影响面。

3.全面总结,做好表彰,深化新成果。实践团队和个人要牢固树立成果意识,做好实践资料的存档和归纳整理,形成可展示、可视化新成果。新学期开学后各学院团总支(分团委)要广泛开展“寒假归来话实践”主题团日活动,提升育人成效。

 

共青团榆林学院委员会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