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ewwap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三下乡|榆林学院赴榆林市榆阳区学院社区开展“向日葵·关爱儿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日期: 2024-07-27 作者: 来源: 编辑: 陈琰蕾 浏览次数: 背景颜色: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五四青年节寄语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实践育人的工作要求,全力助推我校“五乐育人”工程实施。依照团中央发布的“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指引、团省委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在学校与团榆阳区委建立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走进社区、走进基层。

榆林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组建“向日葵·关爱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深入学院社区,培育心系国家、社会、拥有家国情怀的当代青年人才。7月24日,在榆阳区崇文路街道学院社区举办榆林学院赴榆林榆阳区学院社区“向日葵·关爱儿童”暑期社会实践结班仪式。

0结班仪式

8DC0C


第一项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在结班仪式上,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并对同学们唱国歌时的仪态和精神风貌进行指导,再次教导大家正确奏唱国歌。

第二项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表示,此次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深刻体验,助力孩子提升了各方面能力,并对活动项目的设计表示赞赏,对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致以感谢。

第三项志愿者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

志愿者代表郝雪洁和李梦上台发言,分享了与同学们相处的十天时光,她们不仅发掘了内心的童真,更对这段经历留下了深刻记忆,言语中充满感激与感动,让在场人员感受到了这份特殊的情感纽带。

袁鑫桐和党晨峰两位学生代表随后上台发言,均表示在这十天里与志愿者老师相处融洽,学到诸多知识,体验了许多有趣互动,深感此次活动不仅收获知识,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爱,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参加此类活动继续学习成长。

第四项游戏环节

紧接着是游戏和才艺展示环节。“默契度大挑战”和“你划我猜”游戏让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机智表现引得观众欢笑,掌声和欢呼声不断。

第五项才艺展示

党成风同学带来《离别开出花》,杨宇波同学表演欢快的《大香蕉》,薛子轩同学带来《科目三》,现场充满欢乐气氛。

第六项颁奖仪式

经过为期十天的综合表现,对部分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彰。这些同学在学业、艺术与体育等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与突出的表现,被授予“综合之星”、“学习之星”以及“艺体之星”的荣誉称号。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扎实的学风和卓越的技艺,为我们的集体树立了榜样。希望这些荣誉能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也鼓励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共同进步。

0志愿之约,十日相伴

在过去的十天里,志愿者们与同学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精心策划并执行的每一项活动,旨在为同学们带来充实而有意义的体验。

志愿者们始终关注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在辅导同学们完成日常作业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积极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健康关怀活动,通过心理调查游戏、心理课程等环节,使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

艺术启蒙和网文宣讲也是志愿者们策划的重要活动内容。通过开展绘画、音乐等艺术课程,让同学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网络文明建设主题宣讲活动则让同学们了解网络文明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穿插了动感活力课程和科学小实验等环节。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到新知识。此外,创意手工、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为了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志愿者们还播放了与李子洲相关的纪录片。通过观看纪录片,同学们不仅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还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同时,志愿者们还播放了能够正确引导孩子们的影片,并邀请他们上台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这种互动形式不仅增进了同学们的交流,还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还注重历史文化教育,安排了参观榆林学院校史馆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09AD

此外,志愿者们在策划和组织活动时始终注重同学们的安全问题。在户外活动中,他们准备了中暑药、创可贴、碘酒等医疗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在这短暂十天,志愿者用心策划的活动均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和喜爱,为同学们带来充实、有趣、有意义的假期生活体验,此段经历将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院内遍染翠绿,微风携凉,令人深思展望。正如向日葵始终面向太阳绽放希望,青年志愿者们怀揣梦想,勇往直前。榆林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五四青年寄语精神,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此类公益活动,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感、提高社会化能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青春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